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中华千古谜洞:北京延庆古崖居遗址  ·探寻西藏高原美景 感受林芝秋的魅力  ·参与禁毒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  ·世界著名水城:荷兰阿姆斯特丹  ·每周影人:河北摄影家李青洲(2010.4.5-2010.4.11)  ·天鹅的“冬日恋曲”——山东荣城  ·优秀影人:吉林摄影家——田宇[2015.5.1--2015.5.31]  ·云南罗平多依河:溢满原始风情的幽静景致  ·优秀影人:福建摄影家——柯研[2015.10.1--2015.10.31]  ·充满外星色彩的新疆地貌  ·优秀影人:上海摄影家——倪基民(2015.3.1--2015.3.31)  ·山东荣成烟墩角天鹅  ·每周影人:广东摄影家马文聪(2009.4.13-2009.4.19)  ·走近金融世界——辽宁沈阳金融博物馆  ·中国现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——颐和园  
更多>>
旅游景区如果实现世界遗产申请成功后的文化保护与利用双赢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罗晓娜   时间:2009-08-24

  遗成功,由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变成了“旅游名镇”,每年景区可获得990亿元的巨额旅游收入;南京明孝陵申遗前,仅作为游览中山陵之后的次景点,申遗成功后便成为境外旅游组团的第一站……可见,申遗成功提升景区知名度,进而引发景区“旅游热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然而,伴随遗产旅游热的却往往是令人堪忧的遗产破坏甚至黄牌警告。五台山申遗前,已经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5A级景区,2006年旅游收入16亿元(平遥古城2008年旅游收入6.7亿元),约占当年山西旅游收入的4%。那么,申遗成功对五台山旅游来说是助力器还是限制令?

019-2747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——金鞭溪

ID:019-2747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——金鞭溪   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
 

    申遗成功是对旅游过度开发的限制

    与我国其他世界遗产地不同的是,五台山申遗是一个由高山闹市还原为清凉佛国的过程,是一个由景区变遗产地的过程。申遗前,五台山已经是山西省仅有的2处5A级景区之一;申遗中,五台山旅游做出了重大“牺牲”,对不符合遗产要求的宾馆、商业摊点等各类建筑进行了拆迁,2008年旅游收入由2006年16亿元减少到14亿元。

 

    “入遗”是对遗产价值的认可,限制是对遗产的保护性利用。按照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规定,世界遗产的目的是依靠国际间的协助加以保护,使之永远传递下去。文化精神功能是世界遗产的基本属性。但旅游业的无序发展、过度开发和商业利用,则是对世界遗产文化精神功能的异化。因此,“入遗”后的旅游限制是必然的,遗产地任何资源必须是保护下的适度开发利用。

020-1275 山西五台山广化寺天王殿

ID:020-1275 山西五台山广化寺天王殿   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
 

    第一,大众旅游意识受限。旅游景区开发一般要经过由大众旅游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阶段。大众旅游关注的目标是经济利益,景区往往通过“圈地”、追求产品数量和市场促销,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。第二,旅游项目建设受限。按照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开发保护要求,区内人造景观、交通等项目应受到限制,人工设施必须减量。比如取消景区索道、缆车;同时,飞机场、高速公路以及饭店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布局进一步受限,做到“近而不进”。第三,游览空间受限。除了通常所说的“山内旅游山外住”的功能分区要求以外,五台山景区还有更多的“地方”受到严格保护,如佛教生活核心区,佛教活动的特定时段,重点文物建筑景观等。第四,游客容量和旅游行为受限。不规范的请香、购物以及游客的乱摸乱扔等不良旅游行为和消费也将受到限制,以减少旅游污染。

 

    如何实现遗产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

    申遗与旅游像一对孪生体,保护和开发也并不矛盾。适当的旅游开发利用是对遗产文化的弘扬和传承,保护和限制是遗产文化永续利用的前提,是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,同时也是对遗产地更好的宣传和促销。然而,“入遗”后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更是利益各方艰难博弈的过程。那么,如何防止新一轮旅游热所带来的过度开发?

 

    第一,政府的责任。遗产文化是公共资源,政府始终是遗产文化保护的主导,因而政府也应该是遗产文化保护投入的“主力军”。在遗产文化开发保护中,政府需承担起决策、投入、引导、协调的综合功能。

108945-06005 五台山佛寺 

ID:108945-06005 五台山佛寺   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姚焕瑜

    第二,景区的义务。在景区开发中,要严格遵守遗产地旅游功能分区限制开发原则,杜绝新一轮旅游景观建设热;要正确运用“加减法”,减少人工设施,创设佛国清凉圣地氛围,实现保护下的开发,体验中的旅游;借鉴国内外遗产地开发管理的经验,逐项明确旅游受限项目并落在实处,使“入遗”成为五台山由观光游向体验度假游转型,由国内宗教旅游地向国际综合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助力器。 (CCN传媒图片网 罗晓娜)

(文章来源:中国经济周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