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京剧——《孙悟空大战盘丝洞》  ·江苏无锡太湖美  ·塞舌尔库瑞尔岛风光  ·中国的母亲河——黄河  ·防治干旱与荒漠化 构建和谐世界,保护耕地 保护我们的生命线  ·“每周影人”:新疆摄影家罗先平  ·优秀影人:甘肃摄影家王得榜  ·湿地—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  ·菲律宾海豚岛风光  ·拥抱宁静绚丽的天堂风貌——新疆喀纳斯  ·每周影人:青海摄影家张景元  ·富豪榜暴利行业泄密:消费行业富豪很有钱  ·建国六十周年之全面构建现代码头 彰显和谐港口之风采  ·格尔木唐古拉山沱沱河  ·千年古王陵:大葆台西汉墓  
更多>>
浙江绍兴历史由来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吴楠 

  绍兴历史悠久,景色秀丽,物产丰富,素称“文物之邦、鱼米之乡”,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,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,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。春秋战国时,越王勾践建都绍兴,卧薪尝胆时,“越池”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。汉代置都稽州,隋朝改称吴州,唐朝又改称越州,南宋时改为绍兴府,沿袭至今。绍兴人杰地灵,名人辈出,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、革命家、文学家,例如秋瑾、鲁迅、蔡元培、周恩来等。

004-0548 浙江绍兴柯岩·莲花听音

ID:004-0548 浙江绍兴柯岩·莲花听音   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
 

绍兴的由来:
  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,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。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(那时是越州)觉得心情很好,江山会被收复,所以有了一句“绍祚中兴”,并改元为绍兴,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。

 

  在绍兴,一跨入农历十二月,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:买酒、春糕、裹粽、掸尘、杀鸡宰鹅、买鱼买肉,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,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。腊月二十三晚上,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,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,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,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。送灶神之后,除夕之前,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,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。南宋灭亡后,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,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,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。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,后来不仅广为流传,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。

 

  祝福后便祭祖(俗称“请回堂羹饭”)。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,祭祖时则改为直摆;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,祭祖时则朝内跪拜。祭祖后,便用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,名日“散福”,表示神所赐之“福”放给了一家人。

004-0543 浙江绍兴·三味书屋

ID:004-0543 浙江绍兴·三味书屋    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
 

  过年的习俗,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。“除夕吃喝,尤已穿着”,这是过年的高潮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,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。然而,在吃人的旧社会里,对劳动人民来说,过年如过关,祈神祭祖是得不到什么“福”的。

 

文化:
  毛泽东诗句中的“鉴湖越台名士乡”点出了绍兴地域特色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标志,那就是名士文化。大禹、勾践、范蠡、马臻、王羲之、陆游、王阳明、徐文长、蔡元培、鲁迅、秋瑾等,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历代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,此文化之精粹,即历代名人名士为民族之复兴,为国家之强盛,敢于上下求索,成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思想先驱。他们一生追求的是真理和光明,追求的是民族、社会的文明进步,他们留下的思想、文化遗产,引导和激励后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。此特色文化中,也包括了“师爷文化”,“绍兴师爷”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历史群体,其主持正义的精神,以及善用法典的智谋,同样闪耀着名士文化的思想光芒。 (CCN传媒图片网 吴楠)
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