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[高清图片]  ·优秀影人:陕西摄影家——王保卫  ·京剧——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  ·优秀影人:辽宁摄影家贺凌岩  ·重庆将遏高端房方案上报国务院 以防房价不正常波动  ·湄公河流域热带雨林遭砍伐 面对“特大干旱”我们该做点什么?  ·优秀影人:北京摄影家——李国栋  ·雪域天堂上高原玉带——尼洋河  ·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市风光[高清图片]  ·每周影人:河南摄影家杨国龙  ·湖北钟祥明显陵——中国帝陵的璀璨明珠  ·云南石林  ·秦皇岛山海风光  ·优秀影人:浙江摄影家李瑞昌  ·天津城市风景  
更多>>
唱腔激昂豪放的浙江绍兴绍剧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何赛娇 

  绍剧,又名绍兴乱弹,俗称绍兴大班,流行于浙江绍兴、宁波、杭州地区和上海一带,因其形成于绍兴,并以绍兴地区各县为流行中心,1953年定名为绍剧。

 

  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,20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,三十年代一度称为越剧 ,以后女子文戏 相沼呼为越剧,才不再用此名。

 

  绍兴乱弹的发展从其演唱定调角度看,经历了清康熙年间的尺调乱弹,乾隆年间的正宫乱弹和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的小工调乱弹三个阶段,从而形成了区别于浙江其他各路乱弹如浦江乱弹、温州乱弹和台州乱弹的独有特色。

 

  绍剧唱腔曲调以二凡、三五七、扬路为主。二凡腔调高亢激越,与西秦腔有明显渊源关系,宜于表现慷慨激昂感情,演出时气势雄壮,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唱腔有倒板、浪板、慢板、流水、快板之分,是一种以散唱为特点的板式变化体唱腔,演唱者根据剧情人物的性格需要,可自由演唱,起唱及收音均不入板眼。三五七是一种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唱腔,因其唱句以首句为三字、五字,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,属早期吹腔,源于安徽太平(今当涂),故亦称太平三五七,行腔委婉柔和,流畅动听,宜于抒情,板式有慢板、一板三眼、中板、快三眼、快板、一板眼及清板之分,此外,尚有扬略、高腔及I小调在部分剧目中使用,主奏乐器以板胡、笛、斗子,并以大锣、大钹、大堂鼓、索锣、京钹、小锣、小钹为打击乐器,锣鼓点粗犷朴实,自树一格,俗称“绍敲”。

 

 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、白脸、花脸、旦、三堂共13种角色。白脸堂有老生、老外、副末、小生;花脸堂有花脸、净、二花脸、二丑、小花脸、丑、四花脸。旦堂有正旦、花旦、老旦、作旦、五旦。前期由于史料无存,演员生平不详,抗战后至建国著名演员有擅演三公、包公、关公、济公,生角的林芳锦、筱芳锦、六龄童等,扮演老生的有筱凤彩、吴昌顺、七龄童,扮演丑角的王茂源、盖茂源,饰演大花脸的筱杨松、胡福奎等,扮演旦角的筱玲珑、章艳秋等。

 

  绍剧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,据现有资料达400余种,建国后经整理或新编剧目影响较大者,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、于谦、龙虎斗、芦花记、血泪荡等,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被搬上银幕,发行至70多个国家及地区。 (CCN传媒图片网 何赛娇)
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)